近幾十年來,國外學者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進行了研究和探索,取得了成功的經驗,部分研究成果現已應用于工程實踐。在我國,垃圾滲濾液處理起步晚、起步低。失敗的教訓很多,但我們也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。垃圾滲濾液水質和水量復雜多變。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法。大多數垃圾填埋場根據不同填埋場的具體情況和其他經濟技術要求,采用有針對性的處理工藝
1垃圾滲濾液中的污染物種類很多:垃圾滲濾液的成分包括有機物、無機離子和營養物。主要污染物為氨、氮和各種溶解性陽離子、重金屬、酚類、丹類、可溶性脂肪酸等有機污染物。
2污染物濃度高、變化范圍廣:在垃圾滲濾液產生過程中,垃圾中原有的污染物和垃圾降解后產生的污染物通過溶解、洗滌等功能進入垃圾滲濾液,使垃圾滲濾液中污染物的濃度特別高,成分復雜。垃圾滲濾液的這一特性是其他污水無法比擬的,給處理和處理工藝的選擇帶來了困難。
3水質變化較大:垃圾成分對滲濾液水質影響較大。不同地區的生活垃圾成分可能有很大差異。相應滲濾液的水質會有很大的不同。垃圾滲濾液的水質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,滲濾液的組成和濃度也隨著填埋年限的增加而變化。
4營養元素比例失衡:生化處理時,污水中營養元素的適宜比例為BOD5:n:P=100:5:1,而一般垃圾滲濾液中BOD5/P大于300,與微生物所需磷的比例相差較大。